您现在的位置: 成人高考 - 备考资料 - 专升本 - 政治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2018年05月15日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是

A.加工订货

B.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

D.和平赎买

答案:D

2.客观真理是指

A.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D.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形式

答案:C

3.毛泽东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中共四大

C.中共七大

D.1948年晋绥干部会议

答案:D

4.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

A.是否对人们都有用

B.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拥护

C.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D.是否具有不证自明的性质

答案:C

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是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C.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

答案:B

6.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

A.矛盾分析法

B.定性分析法

C.定量分析法

D.数理分析法

答案:A

解析:

7.世界观是人们

A.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B.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C.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答案:C

8.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一次深刻革命,这是因为它

A.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B.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C.承认了社会成员之间有富裕程度的差别

D.肯定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答案:A

9.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A.可有可无的作用

B.破坏性的作用

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D.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答案:C

10.在党的七大上对党的优良作风第一次作简明概括的是

A.毛泽东的政治报告

B.刘少奇修改党章的报告

C.朱德的军事报告

D.中国共产党章程

答案:A

1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井冈山土地法》

C.《兴国土地法》

D.《军委会土地法》

答案:B

12.按劳分配的原则是

A.一切社会共有的原则

B.公有制社会共有的原则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原则

D.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原则

答案:D

1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

A.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B.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C.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D.必然与偶然的联系

答案:A

14.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以及市场活动最基本的主体是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商品

答案:C

15.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A.陕甘宁根据地

B.太行山根据地

C.晋察冀根据地

D.晋冀鲁豫根据地

答案:C

1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综合平衡、稳步前进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答案:A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B.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D

18.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人民革命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答案:A

19.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做到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需实现

A.社会再生产从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B.经济发展从低速增长向高速增长转变

C.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社会生产方式从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

答案:C

2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国家发展史

答案:C

21.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是指

A.买办阶级

B.自由职业者

C.民族资产阶级

D.小知识分子阶层

答案:C

22.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A.没收富农多余财产

B.保存富农经济

C.消灭富农经济

D.限制富农经济

答案:B

23.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答案:D

24.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答案:A

25.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农民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答案:A

26.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

A.服务型政府

B.领导型政府

C.权威型政府

D.法制型政府

答案:A

27.政治体制改革是

A.改革基本政治制度

B.改革具体政治制度

C.改革基层政治制度

D.改革县级以上的工作制度

答案:B

28.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是

A.十六届二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五中全会

答案:B

29.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答案:B

30.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答案:D

31.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

A.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满足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富裕生活的需要

D.保证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A

3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B.自然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C.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D.理论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A

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建设农村根据地

C.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党的建设

答案:C

34.“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此论断指的是

A.民主只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B.民主是衡量社会制度的标准

C.民主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D.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答案:D

3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思想

B.集体主义思想

C.人道主义思想

D.共产主义思想

答案:D

36-40题为时政试题。成人高考时政试题是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国际国内时政大事。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经济基础即社会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答案:错误。

(1)同一社会中往往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各种生产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则不属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

(2)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称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或经济制度。

(3)经济基础概念中所谓“总和’’是指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分配和消费关系三方面的总和,而不是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42.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答案:错误。

(1)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象出现。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论断?

答案:(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闭关锁国不可能使国家富强起来。中国的落后就有闭关自守这一原因。

(2)我国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经验不足,迫切要求加强国际交往,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

(3)邓小平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就是指中国只有实行对外开放、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才能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44.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目标是什么?

答案:(1)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①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难以克服现行体制的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②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不能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向前发展。

③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分长远的总目标和近期的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的目标是三条:

①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②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③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近期目标也是三条:

①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

②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③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45.简述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答案:(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同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立场出发,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承认社会历史的发展如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在这个意义上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是相同的。

(2)社会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基本立场出发,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人的创造活动过程,承认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具有不同于自然界及其规律的特殊性。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在于,自然规律完全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自发的物质力量所构成的,而社会历史规律恰恰只能存在于并实现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实践活动之中,是无数个人意志相互冲突的最终结果,即历史的“合力”。

四、论述题:46小题。共20分。

46.试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内容有:

(1)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2)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对立的。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社会主义应该搞市场经济。这些理论为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睢动了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中国教育在线成考频道为广大考生提供2020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等信息。
中国教育在线为广大考生提供2017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等信息。
中国教育在线为广大考生提供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8年成人高考备考进行时,中国教育在线成人高考频道收集整理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知识点进行汇总,方便考生备考复习之用!
2018年成人高考备考进行时,中国教育在线成人高考频道收集整理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知识进行汇总,方便考生备考复习之用!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自学考试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成考专业快选

广东
浙江
江苏
北京
上海
重庆
四川
山东
安徽
河北
湖北
河南
湖南
陕西
福建
山西
江西
广西
云南
天津
海南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内蒙古
新疆
贵州
宁夏
甘肃
青海
西藏
全部
高升专
专升本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艺术类
理工类
体育类
医学类
经管类
教育类
法学类
农学类

成考热门专题

成考热议话题

成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