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成人高考 - 备考资料 - 专升本 - 教育理论

2018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教育理论心理学考试第五章考点精讲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2017年12月11日

第五章思维和想象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思维的概念、特征、基本过程和主要形式,想象的概念、种类。


考点二:理解概念形成,问题解决的阶段,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和培


养方法。想象的基本功能。


考点三:促进概念掌握,促进问题解决,培养创造性思维,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运用想象规律。指导教学。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思维的概念、特征、基本过程和主要形式,想象的概念、种类。


例1(2005年统考试题)


从目标发出,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种类是(  )。


A.发散思维


B.创造思维


C.聚合思维


D.分析思维


【答案】A


【解析】发散思维是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聚合思维是寻求唯一答案的思维过程。


例2(2006年统考试题)


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与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


A.常规性思维


B.集中性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发散性思维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思维的分类,一是要注意思维分类的维度,二是注意每个概念的含义。


例3(2007年统考试题)


阅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时,脑中出现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的形象。这种心理过程是(  )。


A.记忆表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C


例4(2008年统考试题)


梦是在睡眠状态下产生的正常心理现象。它属于(  )。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答案】B


例5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问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  )。


A.抽象


B.概括


C.分析


D.综合


【答案】B


例6辨析题: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形象的心理过程。


【答案】错误。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例7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属于下列哪种思维特性?(  )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广阔性


D.创造性


【答案】B


例8会骑自行车,有利于学习两轮摩托车,这主要受下列哪种机制的影响?(  )


A.变式


B.定式


C.正迁移


D.负迁移


【答案】C


例9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


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


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


【答案】A


【评注】


(1)本章概念较多,要注意掌握概念的含义。本章是从思维的概念、过程、形式、应用(问题解决)及培养等方面逐步展开的。


(2)对思维的类型和想象的种类要注意举一反三,多联系实际。


考点二:理解概念形成,问题解决的阶段,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良好思维品质的特点和培养方法,想象的基本功能。


例10(2001年统考试题)


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式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答案】D


【解析】原型启发是问题解决的因素之一,它是通过联想,在原型与课题之间找到相似点来促进问题解决的。注意区分原型与原型启发的不同。原型启发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原型则是对解决问题有启发作用的事物。


例11(2002年统考试题)


人脑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


A.表象


B.想象


C.后象


D.印象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表象的概念,但表象、想象及后象三个概念容易混淆。表象与想象的主要区别看形象是否是“新”,表象是过去的形象,而想象则是对表象进行加工形成新形象。


例12(2003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参考答案】(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3)思维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思维的创造性。


例13(2008年统考试题)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心理成分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A


【解析】一般说,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但以发散思维为主。


例14(2010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参考答案】(1)提出(发现)问题: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


(2)分析(明确)问题:从笼统和混乱的问题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3)提出假设:根据问题的性质,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拟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检验假设:通过实验与实践活动或者头脑中的思维活动,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论证。


例15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哪个阶段?(  )


A.提出问题


B.明确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答案】B


【解析】可以举一反三,要抓住每个阶段的关键意思。


例16辨析题: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过程。


【答案】错误。


创造性思维是产生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成果的过程。


【评注】


这部分是历年考试的重点,要注意要点的把握。


考点三:促进概念掌握,促进问题解决,培养创造性思维,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运用想象规律。指导教学。


例17(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参考答案】(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2)重视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培养。


(3)培养与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能力。


(4)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例18(2002年统考试题)


论述题: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举例说明如何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参考答案】(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5)结合教育学实际举例,并能联系上述要点阐述。


例19(2003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概念?


【参考答案】(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


(3)注意“变式”的运用。


(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


(6)在实际运用中掌握概念。


(7)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


例20(2005年统考试题)


论述题: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参考答案】(1)创造性想象是学生目前和将来从事创造活动的心理条件。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想象,需要做到四个方面:


①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手段和运用不同措施来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改进表象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


②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想象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除了需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基础外,还需要大量的知识经验。


③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绘画、手工、雕刻以及文艺演出等活动,都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积极的幻想对学生的想象活动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2)联系教学实际进行阐述。


例21(2007年统考试题)


论述题:联系教学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考答案】(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①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②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加强语言交流训练。


④发挥定式的积极作用。


⑤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


(2)结合教学实际论述。


例22(2009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参考答案】(1)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的有机统一。


(2)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


(3)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常有“灵感”出现。


(4)创造性思维过程表现为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


(5)创造性思维过程表现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统一。


例23论述题:结合实际,说明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答案】(1)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再造想象。


①再造想象是学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②再造想象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客观事物规律与内在联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


③再造想象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①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②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


③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评注】


(1)根据考试大纲,这部分的考题较多,因此要认真准备。


(2)论述题的答题一般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观点,即答题的要点;二是解释说明,即对要点进一步深入解释;三是举例分析。


(3)应把“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区分开,特别是把“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思维品质的特征”区分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18年成人高考备考进行时,中国教育在线成人高考频道收集整理2018年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0套,供考生备考复习之用!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自学考试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成考专业快选

广东
浙江
江苏
北京
上海
重庆
四川
山东
安徽
河北
湖北
河南
湖南
陕西
福建
山西
江西
广西
云南
天津
海南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内蒙古
新疆
贵州
宁夏
甘肃
青海
西藏
全部
高升专
专升本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艺术类
理工类
体育类
医学类
经管类
教育类
法学类
农学类

成考热门专题

成考热议话题

成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