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成人高考 - 备考资料 - 高起点 - 史地

2017年成考历史地理综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2017年12月11日
单选题
点击查看答案1题.答案:D 2题.答案:A 3题.答案:D 4题.答案:A 5题.答案:C 6题.答案:C 7题.答案:A 8题.答案:D 9题.答案:B 10题.答案:B 11题.答案:C 12题.答案:A 13题.答案:A 14题.答案:A 15题.答案:B 16题.答案:B 17题.答案:C 18题.答案:A 19题.答案:C 20题.答案:D 21题.答案:B 22题.答案:D 23题.答案:A 24题.答案:A 25题.答案:B 26题.答案:C 27题.答案:D 28题.答案:D 29题.答案:A 30题.答案:B 31题.答案:B 32题.答案:B 33题.答案:B 34题.答案:B 35题.答案:C 36题.答案:B 37题.答案:B 38题.答案:B 39题.答案:C 40题.答案:B 41题.答案:(1)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2)夏 锋面(3)高 顺(4)图略 42题.答案:(1)人口严重老龄化(2)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导致经济、教育、就业、医疗、环境等社会问题,甚至陷入恶性循环(3)鼓励生育 适当移民(4)③(5)7 43题.答案:(1)北魏孝文帝。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2)学说汉话,将汉语作为政府官员的法定语言。(3)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与汉族的大融合。 44题.答案:(1)武汉 丹江口 德兴 洞庭(2)棉纺 钢铁(3)能源充足 工业原料丰富(或资源丰富) 水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铁路、长江航运) 农业基础雄厚 45题.答案:(1)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派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2)经过争吵和讨价还价,最后决定: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 势,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于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继续维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3)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是欧洲 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46题.答案:(1)辽河油田 大庆-大连 大庆-秦皇岛-北京(2)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3)胜利油田-南京胜利油田-青岛 引黄济青 南水北调(4)宁波 温州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 明朝后期普遍流通的货币是 (  )

A.铜钱 B.铁钱 C.交子 D.白银

第2题 关于东南亚气候的论述,正确的是 (  )

A.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B.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和中南半岛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马来群岛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D.中南半岛的大部分和马来群岛的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第3题 二次大战中指挥诺曼底登陆的盟军总司令是 (  )

A.罗斯福 B.丘吉尔 C.杜鲁门 D.艾森豪威尔

第4题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全面夺权” ②二月抗争 ③“九?一三”事件 ④“四五”运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第5题 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气候的自然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洋流影响

第6题 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关于“地丁银”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取消人头税,只征土地税 B.田赋和丁税均征收白银

C.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 D.按人口和土地的多少统一征收白银

第7题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是 (  )

A.长白山脉、云贵高原 B.天山山脉、柴达木盆地

C.阴山山脉、吐鲁番盆地 D.武夷山脉、四川盆地

第8题 四大盆地中,全部位于外流区域的是 (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第9题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

A.90°W,80°S B.80°E,40°N C.10°E,1°S D.180°W,71°N

第10题 下列跨四类干湿区的省份有 (  )

A.川、陕 B.陕、甘 C.甘、青 D.青、晋

第11题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措施是 (  )

A.限制大城市的规模,并逐步缩小大城市范围

B.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并通过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

C.在城市的郊区拆除新城和卫星城

D.多造高层建筑,尽量减少占地规模

第12题 “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  )

A.梁启超 B.黄遵宪 C.严复 D.冯如

第13题 下列各组地区的首都不是全国第一大城市的是 (  )

A.加拿大、巴基斯坦、澳大利亚 B.伊朗、印度尼西亚、埃及

C.印度、日本、中国 D.瑞士、伊拉克、法国

第14题 地球内部圈层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其划分依据是(  )

A.地震波速的突然变化 B.岩浆组成物质的不同

C.各层的厚度不同    D.岩浆比重的不同

第15题 造成“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河流的侵蚀 B.风化和风蚀作用 C.喀斯特作用 D.海蚀作用

第16题 下面对商鞅变法性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一次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地主阶级专政的改革 B.是一次废除土地私有制度的革新

C.是一次土地私有制代替土地国有制的改革 D.是一次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革新

第17题 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板块张裂活动形成的是 (  )

A.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 B.喜马拉雅山 C.东非大裂谷 D.太平洋

第18题 新兴工业中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业布局的决定性条件是 (  )

A.知识技术;洁净优美的环境和现代化高速交通运输条件

B.社会服务和生产协作条件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接近原料产地、能源充足

第19题 我国油料作物中,播种面积居首位的是 (  )

A.芝麻 B.大豆 C.油菜 D.花生

第20题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标志着中共(  )

A.注意经济问题

B.注意反冒进和右倾错误

C.注意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方面的经验教训

D.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第21题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 (  )

A.耕地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

B.东部众多荒地未经开垦

C.农村人口众多和流动人口带来不良影响

D.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

第22题 下列原始社会遗址中,哪一处已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  )

A.山顶洞人遗址 B.半坡氏族遗址 C.河姆渡氏族遗址 D.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

第23题 甘肃省黄河东南部地区自南向北属于 (  )

A.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B.湿润、半湿润、干旱地区

C.干旱、半干旱、湿润地区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第24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煤炭和石油资源都较丰富的是 (  )

A.辽宁、山东 B.山西、云南 C.山东、内蒙古 D.广西、贵州

第25题 地球上同一纬度的各地 (  )

A.自然带相同 B.气候类型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第26题 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始于(  )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第27题 有关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A.都是法国移民及其后裔为主的地区 B.都是世界上发达的农矿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C.都是经济欠发达但能源自给有余的地区 D.都是地广人稀但粮食不能自给的地区

第28题 当北京是12月22日时 (  )

A.悉尼的白天最短 B.北极正值极昼 C.罗马正值干旱时期 D.开普敦是炎热干燥时期

第29题 1921年开始,英国的正式名称为 (  )

A.大不列颠王国 B.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C.大英帝国 D.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第30题 下列哪一事件具有明显的群众性和政治性 (  )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D.六月起义

第31题 目前许多大城市生态失衡的关键在于(  )

A.绿地面积过少 B.人口过度膨胀 C.交通拥挤不堪 D.物质和能量输入困难

第32题 使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的事件是 (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美上海公报签订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第33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经度不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同 B.同纬度不同经度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同经度不同纬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D.同纬度不同经度的地方,气候类型相同

第34题 明朝的八股取士,使科举制 (  )

A.进一步完善 B.趋向衰落 C.彻底消亡 D.获得新生

第35题 铺设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

A.空气稀薄 B.太阳辐射强 C.多冻土层 D.气温低,日较差大

第36题 下列事件首先发生在意大利的,不包括 (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D.1848年革命爆发

第37题 根据下列概念的相互关系,右图中大、中、小圆部分依次代表 (  )

A.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 B.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C.自然资源、能源、石油 D.淡水、河水、自来水

第38题 “靖康之变”标志着 (  )

A.唐朝由盛转衰 B.北宋灭亡 C.金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 D.南宋灭亡

第39题 苏联存在的时间是 (  )

A.1917—1991年 B.1921—1991年 C.1922—1991年 D.1922—1990年

第40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共八大的内容 (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提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D.选举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第41题 读下面昼长与纬度关系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成考历史地理综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

(1)这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

(2)此时,我国东部和南部受__________季风影响显著,它所带来的降水主要类型是__________雨。

(3)亚洲大陆等温线此时向__________纬度凸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__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4)在图上画线条以反映北半球春分日全球昼长与纬度的关系。

第42题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7年成考历史地理综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

(1)A国人口年龄构成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

(2)B国人口问题对人口增长及社会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A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四国中,与A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  )①印度②肯尼亚③法国④俄罗斯

(5)在10个人口超过1亿的地区中,须与B国采取类似人口政策的地区有__________个。

第43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北魏政权的前身)而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摘自《魏书?官氏志》

材料二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率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为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摘自《魏书?咸阳王禧传》

回答:

(1)材料一中的“魏主”和“黄帝”各指的是什么人?(4分)

(2)材料二中的“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的是什么?(3分)

(3)从材料一、二来看,“魏主”实行的是什么政策?对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第44题 读长江中游某地区域图,分析回答。

2017年成考历史地理综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

(1)写出图中代号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城市);B__________水电站;C__________铜矿;D__________湖。

(2)城市A的主要工业据图可知有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等。

(3)图上显示出的对当地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

第45题 试述维也纳会议做出的决定并评价维也纳体系。

第46题 辨认下列我国各省轮廓图,回答问题。

2017年成考历史地理综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

(1)具有全国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的省区代号是B,该省主要油田的名称是__________。通过该省的输油管道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神府煤矿所在省的代号是C,该省的气候类型北部是__________,南部是__________ ,该省的小麦主要产在渭河平原。

(3)既有黄河流经,又有大运河穿过的省的代号是A,在该省内已经修建的石油运输管 道干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该省内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水利工程有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秦山核电站所在的省的代号是D,该省的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该省对 外开放的港口城市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自学考试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成考专业快选

广东
浙江
江苏
北京
上海
重庆
四川
山东
安徽
河北
湖北
河南
湖南
陕西
福建
山西
江西
广西
云南
天津
海南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内蒙古
新疆
贵州
宁夏
甘肃
青海
西藏
全部
高升专
专升本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艺术类
理工类
体育类
医学类
经管类
教育类
法学类
农学类

成考热门专题

成考热议话题

成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