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和经济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答案解析】B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内容包括: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
2.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
C.联系的观点和矛盾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
【答案解析】A 联系和发展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最基本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理论的总特征。
3.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B.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答案解析】D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变化是否迅速
C.事物变化中是否有新质要素产生 D.事物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答案解析】D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飞跃。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个人的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 B.个人的自我选择和自由发展
C.个人主体性的增强和摆脱社会的制约 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答案解析】D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其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以及贡献的大小,也就是人的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6.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答案解析】D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
7.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观点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 D.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答案解析】B 矛盾具有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具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乐极生悲,苦尽甘来”说明的即是“乐”与“悲” “苦”与“甘”这些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
8.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一定的原因引起一定的结果
C.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答案解析】D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题干的描述即是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全面体现。
9.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答案解析】B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而生产实践是实践的最基本形式。
10.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提出“理在事先”,把“天理”说成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解析】B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物质是某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将物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的产物。结合题干可得,“理在事先”这种“天理”观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1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A.客观规律 B.科学理论
C.实践 D.对人们是否有用
【答案解析】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是()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B.地区政权和意识形态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答案解析】B 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主要包括地区政权和意识形态。
13.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答案解析】C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分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14.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各阶级争夺统治地位 B.各阶级的经济利益对立
C.各阶级的政治见解分歧 D.各阶级都存在严重派性
【答案解析】B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尽管一定阶级产生之后,会在政治、思想、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但是,阶级斗争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利益的对立。
15.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
A.某些个人的意志 B.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
C.进步阶级的意志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答案解析】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都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16.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提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
C.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D.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的阐述
【答案解析】C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17.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解析】C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运动。在革命阵线上,它不再属于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范畴,而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政权问题
【答案解析】A 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也是革命成败的关键,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
19.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正式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联合政府》
【答案解析】B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也是毛泽东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A.客观规律 B.科学理论
C.实践 D.对人们是否有用
【答案解析】C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1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是()
A.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B.地区政权和意识形态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D.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答案解析】B 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主要包括地区政权和意识形态。
13.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A.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或方面的相互联系 B.产品的分配方式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答案解析】C 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不同,可以把人类历史上的生产关系分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14.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各阶级争夺统治地位 B.各阶级的经济利益对立
C.各阶级的政治见解分歧 D.各阶级都存在严重派性
【答案解析】B 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尽管一定阶级产生之后,会在政治、思想、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但是,阶级斗争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利益的对立。
15.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
A.某些个人的意志 B.社会大多数人的意志
C.进步阶级的意志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答案解析】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都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进步的最终动因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16.毛泽东思想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初步提出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发表
C.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D.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的阐述
【答案解析】C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上的初步阐述。
17.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卅运动
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解析】C 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运动。在革命阵线上,它不再属于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范畴,而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是()
A.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D.政权问题
【答案解析】A 无产阶级的领导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也是革命成败的关键,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领导权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
19.在下列著作中,毛泽东正式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B.《〈共产党人〉发刊词》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联合政府》
【答案解析】B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也是毛泽东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2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
A.三民主义B.爱国主义
C.新三民主义D.民族主义
【答案解析】C 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中,最先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是()
A.八一南昌起义B.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
【答案解析】B 在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起义军失利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较弱的农村转移,实践了最先从城市转向农村、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思想。
22.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是()
A.减租减息 B.没收地主土地
C.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取消富农经济
【答案解析】A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提高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
2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地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地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地区而奋斗
【答案解析】B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地区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地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
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B.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答案解析】B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2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基础是()
A.工、农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
B.工农联盟
C.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
D.工、农和小资产阶级联盟
【答案解析】B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地区。
26.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所实行的方针是()
A.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B.有理、有利、有节
C.团结——批评——团结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案解析】C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是我国采取的方针。其他三个选项都是我们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对象所采取的方针,但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所实行的方针是团结——批评——团结。
2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生产资料为社会占有
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C.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解析】D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概括。
28.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上
【答案解析】C 党的十五大对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行了科学阐述,指出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29.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反腐倡廉建设 B.思想建设
C.组织建设 D.制度建设
【答案解析】B 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在党的建设中,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30.决定我国现阶段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经济的存在 B.生产力的状况
C.资金短缺 D.就业压力
【答案解析】B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力水平低下)决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
A.台湾问题开始的 B.香港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答案解析】A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后来进一步考虑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来京参加中葡关于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签字仪式的葡萄牙总理席尔瓦时,对此有一个说明。邓小平说:“我们经过较长时间的考虑,从解决台湾问题入手,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受台湾问题的启发,我们考虑用同样的方式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32.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广泛团结的基础是()
A.坚持共同的社会主义理想 B.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C.爱国主义 D.共同的文化传统
【答案解析】C 爱国主义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的基础,既为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劳动者所坚持,也为拥护祖国统一但不赞成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接受。
33.党的十六大提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主权与人权 B.和平与发展
C.战争与革命 D.改革与开放
【答案解析】B 邓小平指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当前,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但当今世界的主题没有改变。
3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答案解析】D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5.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
A.加强党的建设 B.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
C.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案解析】C 2000年5月,江泽民在上海召开的党建座谈会上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公有制经济就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错误。(2分)
(1)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这就突破了把公有制经济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把公有制为主体理解为国有经济为主体的误区,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拆掉了樊篱,拓宽了道路。(4分)
(2)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主要有:股份公司、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其资本和收益归地区和集体所有,当然属于公有制经济,其中由地区和集体控股的,更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随着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今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在整个公有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4分)
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错误。(2分)
(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4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分)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分)
(2)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这就必须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3分)
(3)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因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分)
(4)人们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从事实践活动,如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就证明指导实践的理论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3分)
4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3分)
(2)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3分)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地区的基本方略。(3分)
(4)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绝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1分)
45.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4分)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分)
(4)社会主义荣辱观。(2分)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试述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答:(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分)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着重落实以下重要举措:
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3分)
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分)
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分)
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2分)
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分)
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2分)
(以上六个方面如能展开分析,可酌情加分,但得分不超过本题满分。)
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成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