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成人高考 - 备考资料 - 高起点 - 语文

2022年成考高起点《语文》语文积累(6)

来源: 中国教育在线     2022年01月13日

【导语】中国教育在线成人高考频道根据《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考试大纲》收集整理了2022年成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以供考生参考,具体如下:

2022年成考高起点《语文》语文积累(6)

2022年成考高起点《语文》语文积累汇总

文言虚词“其”

代词

可指代人、事、物等。与“之”不同的是,上古汉语中“其”时常隐含结构助词“之”的意思,与后续词语组成名词性结构,因此通常只用作定语。魏晋以后,“其”的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也可用作主语。例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前一“其”指河内,可译为“那里的”;后一“其”指河东,可译为“河东的”)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其:指代河伯,可译为“他的”)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指代前事,可译为“此”、“这”)

4、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屡道于两府间,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张中丞传后叙》其:指代当地百姓,充当主谓结构中的主语)

5、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马伶传》其:指代马伶,可译为“他”,充当句中主语)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古汉语中“其”的指代对象可以灵活多样,作为指示代词,可用作特指、远指、近指;指代人物时,不仅可指代第三人称,也可指代第一、第二人称,这都需要根据上下文确定。例如:

1、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报刘一丈书》其:此为作者自指,可译为“我”)

2、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答李翊书》其:指李生,这里可译为“你”)

语气词

作为语气词,“其”通常置于句首或句中,可表示多种语气。

1、表揣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恐怕”、“也许”、“可能”等。例如:

(1)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答李翊书》)

(2)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冯谖客孟尝君》)

(3)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种树郭橐驼传》)

2、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例如: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

3、表反问语气。可译作“岂”、“难道”、“哪里”等。例如: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答李翊书》)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

4、强调语气,可译为“究竟”。例如:

(1)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张中丞传后叙》)

连词

连结并列的句式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作“是……还是”或“……还是……”等。例如: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答李翊书》)

成人高考报名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成考当地政策不了解,点击立即报考咨询》》

热点推荐:

2022年全国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2022年全国成人高考报名条件

2022年全国成人高考报名费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2018年成人高考进入备考复习阶段,对于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的复习来说,背诵是基础,在这里,小编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8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古诗词的相关识记知识点,大家平常复习的时候可以多背多记。
2018年成人高考备考进行时,中国教育在线成人高考频道收集整理2018年成考高起点语文古诗习题案列进行详解,供考生备考复习之用!
2017年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保持了近几年的常见题型,试题均在大纲考试要求范围之内,没有超出大纲要求,难度更接近成人的实际情况,对广大考生来说,难度适宜。
2018成人高考进入备考阶段,在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科目的复习过程中,病句识别已经变成了很多考生比较头疼的题型,许多考生在这类题型上往往浪费过多的时间。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语文病句识别的常见句型和错误。
1
意向表
2
学习中心老师电话沟通
3
查看评估报告
1、年龄阶段

18~23周岁

24~32周岁

33~40周岁

其他

2、当前学历

高中及以下

中专

大专

其他

3、提升学历目标

工作就业

报考公务员

落户/居住证

其他

4、意向学习方式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报考所在地
*
请选择省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自治区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地区
没有选项
*
*
已阅读并同意
《用户服务协议》
声明:(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查看自学考试最新资讯 查看远程教育最新资讯

成考专业快选

广东
浙江
江苏
北京
上海
重庆
四川
山东
安徽
河北
湖北
河南
湖南
陕西
福建
山西
江西
广西
云南
天津
海南
吉林
辽宁
黑龙江
内蒙古
新疆
贵州
宁夏
甘肃
青海
西藏
全部
高升专
专升本
高起本
全部
文史类
艺术类
理工类
体育类
医学类
经管类
教育类
法学类
农学类

成考热门专题

成考热议话题

成考推荐文章

您好,当前有专业客服人员在线,让我们来帮助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