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
2011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专升本)》模拟预测试卷7:本套试卷总分:150分;共有8大题;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教育学选择题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
第 1 题 资本主义社会实行的纪律是( )
A.惩罚纪律
B.饥饿纪律
C.自觉纪律
D.棍棒纪律
4.
第 2 题 下列不属于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 )
A.课程标准
B.课程目标
C.教材
D.课程计划
6.
第 3 题 马克思认为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8.
第 4 题 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学生的反应:无目标,道德和学习往往差。这种师生关系类型是( )
A.民主型
B.专制型
C.放任型
D.漠视型
10.
第 5 题 学校体育的根本意义是( )
A.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B.使学生掌握健身的知识与技能
C.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兴衰
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
第 6 题 是其他各育的核心的是( )
14.
第 7 题 我国课程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的阶段是( )
A.初中阶段
B.高中阶段
C.小学阶段
D.大学阶段
16.
第 8 题 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教学原则提出者是( )
A.凯洛夫
B.布卢姆
C.赫尔巴特
D.赞科夫
18.
第 9 题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
A.示范性
B.主体性
C.复杂性
D.长期性
20.
第 10 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文化传统的制约
22.
第 11 题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24.
第 12 题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
二、教育学辨析题
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2.
第 13 题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德育过程的反复不是简单、机械重复。
4.
第 14 题 集体舆论是班主任倡导的言论。
三、教育学简答题
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
第 15 题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4.
第 16 题 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6.
第 17 题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教育学论述题
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
2.
第 18 题 试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五、心理学选择题
心理学部分
五、选择题:19-30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2.
第 19 题 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这种现象称为( )
A.去个性化
B.社会干扰
C.社会促进
D.社会促退
4.
第 20 题 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咨询常用的方法有( )
A.暗示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支持疗法
D.理性情绪疗法
6.
第 21 题 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8.
第 22 题 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和联想
B.识记、再认和回忆
C.识记、保持和遗忘
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10.
第 23 题 先学习的材料对后继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 )
A.双重抑制
B.前摄抑制
C.倒摄抑制
D.干扰作用
1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反映是( )
A.后像
B.知觉
C.表象
D.感觉
14.
第 25 题 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是( )
16.
第 26 题 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18.
第 27 题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
A.意志
B.性格
C.气质
D.情绪
20.
第 28 题 认知家庭作业的常用技术是( )
A.精神分析法
B.当事人中心法
C.行为矫正法
D.理性情绪疗法
22.
第 29 题 有的人遇事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这说明他们缺乏意志的( )
24.
第 30 题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
A.应激
B.激情
C.心境
D.热情
六、心理学辨析题
六、辨析题:31-3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选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2.
第 31 题 对于一个人的记忆来说,只有记忆的速度快就是好的记忆品质了。
4.
第 32 题 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成正比关系。
七、心理学简答题
七、简答题:33-35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
第 33 题 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4.
第 34 题 简要说明社会促进、社会惰化及它们的特征。
6.
第 35 题 创造思维的基本特点及其过程分别是什么?
八、心理学论述题
八、论述题:36小题,15分。
2.
第 36 题 试述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